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6篇《幼儿园管理心得》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幼儿园管理心得》相关的范文。
篇1:幼儿园管理心得在走向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能否及时有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情报往往比发明创造新知识更重要。因此,在这场伟大的信息革命中,教育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幼儿园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克服困难,利用机遇,提高办园质量,就必须加强教育信息管理工作。积极创设幼儿园进行教育信息管理的条件。
教育信息是在教育系统中传递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信息。一般包括教育内容以及传递教育内容而生成的其他信息。
幼儿园教育信息就是从事幼儿教育的人才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传递和应用的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信息。幼儿园教育信息的种类繁多,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可分为形象信息和符号信息;就其效应而言,可分为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就其存在状态而言,可分为常定信息和时变信息;就其来源而言,可分为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按照幼儿园教育信息的特点及功能,大体将其分为三类:动态性信息、理论性信息和经验性信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条件做保障,幼儿园教育信息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我园为在幼儿园内做好教育信息管理工作创设了以下条件:
第一,园长必须重视教育信息管理工作和选择有志于这一工作的同志。
无论干什么工作,人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要做好教育信息管理工作,首先就要解决人的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二种方法:一是提高园长自身的信息管理意识,把教育信息管理工作放到决定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对待;二是设专人主抓教育管理工作。
第二,物质上保证教育信息工作的开展,为教育信息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
第三,为收集、储存、发布信息提供场所与物质条件,采用现代化技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储存与发布信息。
第四,开展信息教育,提高教师获取信息的能力。
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信息的能力,储存信息的能力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等。
第五,建立健全教育信息管理制度:
原始信息收集制度,提高信息利用率制度,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我园在教育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工作的基本要求,主要归纳为五个字:即“广”、“新”、“准”、“精”、“快”。
“广”是指收集的信息范围要广泛,力争把国内外、园内外的有用信息都收集到。
“新”是指收集的信息要新颖,一定要紧紧抓住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最新动态,信息越新价值越高。
“准”是指收集的信息必须要准确,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无误;二是要有针对性,有利用价值和重点搜集。
“精”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必须精,根据教育的需要提炼精华,把最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提供给使用者。
“快”是指整个教育信息工作的流程必须快速,即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应用的每一个过程都是越快越好。建立幼儿园教育信息管理的流程。
我园在幼儿园教育信息管理过程中初步建立了教育信息管理的流程,信息的收集、储存和应用是教育信息管理过程中的三个环节,有效地管理教育信息,则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地运转,并形成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的有机整体。
(一)幼儿园教育信息的收集
1.幼儿园教育信息的来源
幼儿园教育信息的来源广泛,主要有来自社会发展方面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如:国家的发展规划、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与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指令等,这对幼儿园的办园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其次有来自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信息。如:我们从报刊杂志、专著、有关资料上收集的理论研究方面的以及其他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的信息,这对幼儿园的发展就具有参考价值。再次,有来自幼儿园自身发展的信息和社会、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反馈信息。如:通过家委会、家长问卷调查、家长来信等,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评价,这能使我们幼儿园工作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办园质量。
2.幼儿园教育信息的类型
(1)动态性信息
在幼儿园教育信息中,动态性信息是大量的。动态性信息是反映各地开展有关教育活动的信息。这类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并且稍纵即逝,但善于捕捉它,往往能获得宝贵的机遇。这些信息能唤起我们的参与意识,为我们提供学习、考察的线索,还可帮助我们体察各地教育的宏观动向。
(2)理论性信息
理论性信息是广大幼教工作者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科研中理性思维的结晶,既有探索的创新,又有规律性的总结,具有启迪智慧、更新观念等多维认识价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用理论性信息及时武装头脑,就能获得指导教育实践的主动权,保持幼儿园工作的领先地位。宏观理论信息是园长科学决策的“高级参谋”。微观理论信息是教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得力助手”,园长和教职工理论上的同步,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首要条件,是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的可靠保证。理论性信息的内容虽然看似庞杂,但系统性却是其本质特点。我们既可在横向层面上看清各种理论相互关联的主从关系,又可在纵向剖面内弄清各种理论信息的来龙去脉,这有利于全方位看问题,克服认识上和工作中的片面性。理论性信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的超前导向性。它总是把教育实践的新收获、教育科研的新成果加以理论概括,然后向我们推出,我们以此为先导,既可把自身实践提高到高一级的程度,又可及时把握创新锲机。理论性信息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历史继承性。每一种理论体系的形成都必然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局限性的理论外壳被淘汰,一方面合理的理论内核被保留。理论的历史继承是一种辩证的扬弃,其间既有同中求异的思辩,又有异中求同的探究,我们纵观理论性信息的演进,不仅有助于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而且也为开展教研活动、实现理论上的创新奠定基础。
(3)经验性信息
经验性信息是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实践,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之后,对各种有效实践或有效做法的具体总结,多具有借鉴作用。经验性信息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或可操作性,与理论性信息相比,经验性信息更加贴近实际。许多做法不仅新意迭出,而且循序可学,不少是可以推广的精彩创举。由于教育实践的领域十分广阔,经验性信息也就必然多姿多彩,同一课题,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下的实践者的做法往往各有千秋。我们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情况,或从中选出效仿的样板,或从中发现再创造的雏形,从领导的决策,到教师的教学,都可在经验性信息中直接获益。
(二)幼儿园教育信息的储存
1.幼儿园教育信息的筛选整理
幼儿园根据信息来源收集的有关教育信息是原始的,我们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从中筛选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依据不同的内容,整理归类,分档列案,从一个个单篇组成一个个集合,从一个个点连成一个个片, ……此处隐藏10888个字……研和课改的有价值的东西及存在问题,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良好的推动力。
(三)稳步推进课题研究
重点引导教师从某一事件、某一活动或某一个案例为切入点,在真实、自然活动过程中,详细记录事件的发生、发展,清晰、准确地描述幼儿行为,对照幼儿行为特征进行评价,让教师在“问题——行动策略——行动实施——行动反思——行动评价……”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研究工作。学习用幼儿发展知识、学前教育原理等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揭示、和把握真实教育过程中各要素的价值,切实诊断问题和改进教育。通过经常性的问题讨论、案例讲述等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通过个体与他人一起学习、理解,在解决问题的合作中建构知识,让每个教师在平等、主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展开多方位互动,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与不同的人就所学内容进行反复建构、重组认识,不断完善我们的学习方式与评价模式。
(四)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相对地不是处在同一平台上,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上也有差异,毫无疑问,幼儿园的课改成功与否对小学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交流沟通,如何在课改层面上搞好幼小教育衔接,我们听到了一些这方面的呼声和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近几年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开学初我们就将此项工作再次纳入工作计划,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寻找幼小衔接的最佳途径。
(五)具体做法有:
1、经常带幼儿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人民小学与我园仅一墙之隔,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经常带幼儿看小学生早操、升旗、上课等活动,让幼儿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消除幼儿可能的畏惧心理,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
2、幼儿园、小学互动开放课堂
为更直观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情况,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幼儿园提出每天向家长开放课堂,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改革十分认同,但小学的课堂状况如何家长们不无担忧,在家长的已有经验中,小学的课堂与幼儿园的课堂截然不同,在小学老师的眼里,幼儿园也不外乎玩玩蹦蹦跳跳之类的娃娃家游戏。
针对这个主要问题,我们主动和小学领导取得联系,让幼儿园与小学课堂互动开放,幼儿园经常邀请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观摩幼儿园大班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幼儿园大班的同学、家长及老师走进小学课堂,了解小学的课堂教学情况,并参与了一些日常教学活动。许多家长对幼儿园活动与小学课堂的互动开放表示赞赏,特别是在观摩小学课堂教学后,他们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类似的讨论、参观机会,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好地配合。
篇6:幼儿园的管理心得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是复杂而琐碎的,从孩子入园到孩子离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皆是教育契机。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特别是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再多的知识性内容,都不如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来的重要。今天我就从班级常规的管理方面谈一下我的一点看法:
妙招一:音乐指令,规范活动
在教学活动开始、结束,或者收发操作材料时,我通常会选用不同的音乐旋律,来给幼儿发出指令。如我们在区域活动结束时,用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听到音乐响起就自觉地整理材料,等音乐换到欢快时,幼儿的材料就要整理结束,跟着老师做不同的动作。在进餐时我们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钢琴区,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餐。活动结束后,播放一些柔和的摇篮区,让幼儿得座位上休息等。慢慢的每当相应的音乐响起,孩子们就能自发行动,不再需要老师的一再催促提醒,音乐让班级活动的组织井然有序。但是我们要注意,所使用的音乐不要经常更换,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妙招二:巧用儿歌,教育无痕
儿歌是幼儿园常规培养的好帮手,我们可以利用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教会孩子怎么做。比如集合排队时,让幼儿边说儿歌边排队,“小朋友,排队走。你在前来,我在后。不说话,不回头,老师夸我真优秀。”在引导幼儿轻轻走路时,我们可以带领小朋友一起学习小花猫。
边做动作边说儿歌:“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别人做事不打扰,大家夸我好宝宝。”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在愉快的`儿歌氛围中被激发出来,这时,我们便可以告诉幼儿:“走路的时候我们也要像小花猫一样轻轻的,不跺脚、不蹦跳,做个好宝宝。”在这样的引导下,幼儿便知道了应该如何走路。这些简单的常规儿歌,孩子们很喜欢,也愿意照着儿歌说的做。有了常规儿歌,可以省去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有序的一日常规。
妙招三:环境渗透,润物无声
幼儿在园,处处皆教育、时时可成长,所以在环境中渗透常规提示也是形成良好常规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墙面、空间蕴含着教育价值。可以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常规体现在环境中。如:在喝水处、洗手处等贴上小脚印;洗手处还可以贴上洗手的顺序图。
我们还可以将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的活动环境中,提示幼儿遵守常规。再如:我们在班里各物品的摆放处粘贴相应图片,提醒孩子使用后做到物归原处,让孩子养成自己整理、取放有序的好习惯。整洁的班级环境与幼儿的良好习惯相互影响、良性循环,孩子更能收获成长,一举两得。
妙招四:共同讨论,制定规则
讨论是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从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在和孩子讨论规则前,我们首先让幼儿理解,班级的常规是为了让大家在幼儿园过得愉快而制定的。然后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学习活动的规则、户外活动的规则、进餐、盥洗、午睡等活动的规则。
共同讨论出来的规则,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理解其中的道理。如在讨论幼儿盥洗的规则时,小朋友通过讨论后认为:洗手的时间不能太长;不能玩水,要节约用水;洗手时不可以吵闹;要认真洗手,搓肥皂等。通过讨论后,很多幼儿都能自觉地遵守,而对于调皮的幼儿,也有了一定的约束能力。由于是讨论制定的,所以如果有幼儿不遵守,那么就有其他的幼儿进行提醒、监督,及时让该幼儿进行改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妙招五:家园共育,强化常规
家庭是幼儿的另一个学习园地,家长是另一位老师。很多幼儿在幼儿园能保持良好的习惯,但在家中却成了另一副样子。因此我们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在家中也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为了强化幼儿的意识,我们还在班级中设置了“好行为好习惯”的评比栏,只要是小朋友在家里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让爸爸妈妈写下来,并拿到幼儿园,老师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进行朗读,并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评比栏中贴上一朵大红花,比一比谁的红花多,效果还是不错的。
良好的常规,可以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终生受益。有了良好的常规,教师带班更省心、家长更放心,孩子更能快乐成长。这是我对班级常规管理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