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4多篇)2023年基层组织工作学习心得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3年基层组织工作学习心得汇编
(45篇)
目录
1. 抓好干部教育培训要有恒心和本领........................... 4
2. “量身定制”让干部教育培训“精准有效”.................... 6
3. 干部教育培训要“铸”“赋”“固”...................................... 9
4. 张弛有“度”激活干部教育培训“一池春水”............. 12
5. 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实”字文章................................... 15
6. 干部教育培训“对路”才能“对味”............................... 18
7. 干部教育培训需“学而信、学而新、学而行”........ 21
8. 干部教育培训当注重“输出方式”.............................. 25
9. 干部教育培训当求“实”向“新”................................... 28
10. “环环相扣”解锁干部教育培训“出圈秘籍”............. 31
11. 让青年科技人才“破圈出道”....................................... 34
12. “靶向发力”让干部教育培训“焕然一新”.................. 37
13. “精益求精”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有效派单”............. 40
14. “全方位”发力写好干部考察“更”字文章.................. 42
15. 干部教育培训:“专”属套餐更“对味儿”.................. 44
16. 干部教育培训要“高”“优”“强”“精”............................ 47
17. 干部教育培训要“定制”不要“预制”........................... 50
18. 年轻干部固本培元方能成长成才............................. 53
19. 人才引进文章要“写好全篇”....................................... 55
20. 干部教育培训当“除旧布新”....................................... 58
21. 激活人才集聚的“新动能”........................................... 61
22. 人才引用要善用“三道加法”求“合”........................... 63
23. “破立并举”推动干部教育培训转型.......................... 66
24. 特色“四课”让干部教育培训更加有“度”.................. 68
25. 走好考核“后半程”......................................................... 71
26. 念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改”字诀.............................. 74
27. “三把量尺”考出干部考核“精准刻度”...................... 76
28. 组工札记:信息工作需“点、线、面”相结合........ 79
29. 乡村振兴:“烈火淬炼”锻造“高级工匠”.................. 82
30. 教育培训重在“修己”.................................................... 86
31. 执“笔”写实乡村人才振兴“命题作文”...................... 88
32. 干部教育培训需“有料”又“有味”............................... 91
33. “筑巢引凤”激活创新发展“人才引擎”...................... 94
34. 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推进组织工作提质增效........ 96
35. “串点连线绘面”让基层党员教育“真”有效........... 101
36. 划出履职“红线” 让法规制度“落地生根”............. 105
37. 让高质量教育培训为干部赋能................................ 107
38. “拧干水分”让干部教育培训 “干货满满”.............. 110
39. 把握“三性”助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112
40. “五举措”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 114
41. 干部教育培训要契合“新”“实”“代”......................... 117
42. 念好人才工作“归”字诀.............................................. 119
43. “三强三为”解锁年轻干部成才密码........................ 122
44. 让人才登上“暖冬列车”.............................................. 124
45. 县域引才留才需“借优补劣”方能“破局开路”....... 126
抓好干部教育培训要有恒心和本领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及《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干部教育培训要有“滴水穿石”的恒心和“点石成金”的本领。
首先要明确学什么的问题。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迭代 ……此处隐藏51870个字……、技能培训,帮助干部及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为广大“种子选手”“业务骨干”的成长成才蓄势赋能。
宽严相济强保障,让有为者无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各级组织部门当建立健全干部干事创业激励和保护机制,舞好考核评估“指挥棒”、树牢选才用人“风向标”,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通过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组织点评、专项考评为干部精准画像,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让敢想敢干者放下包袱、解开束缚、大胆干事;另一方面,要敢于揭露、批评、纠正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强化监督体系,把那些推一下动一下的“陀螺型干部”、睁只眼闭只眼的“差不多干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老好人干部”拉下来,把那些为组织负责、为工作负责、为人民负责的干部推上去,让真正担当作为的干部有全身谋事之心而无侧身谋人之虞。
让人才登上“暖冬列车”
人才是强国之基、创新之要、竞争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重视人才工作,将各类人才“引得准”“圈得住”“用得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纳贤之路无“距离感”、人才落地有“安全感”、人才发展高“赋能感”。以爱才的“温度”点燃全面振兴的“热度”,让人才登上“暖冬列车”,驶向下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慧眼识英“引得准”,让纳贤之路无“距离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要念好引才工作中“本地经”,出台“揽才实招”,敞开“纳贤之门”,破除唯“院校、论文、学历”的评价标准,瞄准“需”处发力、紧扣“需”处供给,引进与地方发展方向、层次相适应的人才,让各类人才“百花齐放”。要拓宽视野,有爱才识才眼光,在人才的选拔上打破常规、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主动拆除引才“围墙”,降低引进“门槛”,开辟“绿色通道”,建立适宜的人才成长环境,让“进来”的人才没有“距离感”,更具归属感。
筑巢引凤“圈得住”,让人才落地有“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人才难得,应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千方百计成就人才。要为人才建立“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让人才都能够感受到亲情温暖;营造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让人才都能够享受到精准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让人才干事创业更有底气。要重视用好人才,在满足人才对薪酬待遇、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和住房等方面需求的同时,更要注重为人才提供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有更多的用武之地,让人才“香饽饽”真正“落地扎根”。
人尽其才“用得好”,让人才发展高“赋能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青年人学习动力强、知识更新快、成长空间大,要多措并举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对人才成长给予呵护,帮助他们走出摸索期,激发人才发展活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赋能人才快速成长,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在新领域让青年人才勇担重任,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给予“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要激励人才勇往直前,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新征程上,让更多的青年人才拥有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和舞台。
县域引才留才需“借优补劣”方能“破局开路”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新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没有人力资源做支撑、没有技术创新为突破,就难以抢占制胜高地。近年来,各县域城市纷纷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大力引进人才,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个人发展空间与大城市存在差距,引进人才流失比例也同样较高。要想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县域引才留才必须“借优补劣”与大城市错位竞争,千方百计提高人才“增量”“存量”,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以“理念新”补“底子薄”,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当前,各地方不断加码人才政策,对于产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的县域城市而言,仅靠拼政策、拼地域、拼薪资,难以占据优势。越是落后的地区,就越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就越要发挥创新思维、独辟蹊径,从而在人才竞争中不缺位不落位。要变“盲目引才”为“精准引才”,眼光不能只关注“高精尖”,也要结合本地的人才结构、人才缺口以及制约人才队伍发展的短板弱项,制定个性化人才引进政策和实施细则,对口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大专以上青年人才等实用性人才。要变“为我所有”为“为我所用”,加大柔性招才引智力度,完善柔性人才引进开发评价体系、评价考核制度、奖励激励办法,柔性引进一批“高精尖缺”人才。要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合作”,探索区域协作抱团引才机制,成立毗邻地区人才发展联盟,共同发布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目录,“团队式”引进一批地方发展所需人才,打造辐射周边地区的人力资源大市场。
以“机制活”补“发展难”,铺就人才成长“快车道”。当前,县域城市人才工作仍存在着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卡得过死,管得过多,评价人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导致引进人才难以发挥整体功能和技术优势。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在体制机制。要做到“人岗相适”,突出问题导向,为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破除陈规“紧箍咒”,在准确了解引进人才的性格特点、优势短板的基础上,量体裁衣、扬长避短,把引进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确保用其所长、用尽其能。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对照社会和行业认可的要求,形成以同行评价为基础,兼有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岗位被评价人才的状况。要实施精准教育培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为“基础”的培养模式,推动人才、企业“无缝磨合”。
以“服务优”补“基础弱”,涵养安居乐业“生态圈”。当前,县域城市与大中城市相比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留住人才压力大,更需要在优化服务营造“软环境”上下功夫。要“面对面”沟通交流,坚持县委联系专家优秀人才工作制度,常态化召开人才系列座谈会、思想分享会、青年人才联谊会等活动,强化沟通交流和关心关怀,了解人才所思所想,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切实保障人才创新创业热情。要“一对一”精准服务,优化“专员制、专班制”专家人才联系制度,推行“1+1”人才服务机制,精准摸清人才工作和生活中最迫切的需求,在政务服务、交通便捷、金融贷款、公共平台、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量身定制服务方案,让人才服务直抵人心。要“实打实”选树典型,用好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优秀人才表彰奖励力度,深入挖掘宣传人才成长成才先进事迹,制作杰出人才专题宣传片,推动形成“人人争当人才、人人爱护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4多篇)2023年基层组织工作学习心得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