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新版多篇)

时间:2024-11-14 10:33:41
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新版多篇)[本文共19137字]

[说明]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69-02

一、前言

国内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2003年之后心理健康课程更是逐渐成为多数高校的必修课。然而受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软硬件条件制约以及不少高校教学双方对该课程实际重视程度的影响,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单一,多以集中讲座为主,无法实现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想要满足“90后”大学生群体个性需要非常困难。作为目前高校综合环境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改革和教学效果提升问题都是迫在眉睫的紧要课题。

体验式教学(Experiential Teaching)是近年教育学界的热点话题。这种方法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各种有效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我历、亲自感知、体验所要学习的知识,使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运用知识的一种多向传递互动教学模式[1]。体验式教学能够改变国内课堂占绝对比例的传统讲授范式。它通过案例分析、话剧表演、游戏演练、头脑风暴等方法和手段,利用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和深入的情感交流,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的同时又能考察出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获取新知,也能使教学效果的实现事半功倍。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体验式教学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验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考察其是否能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二、设计与应用

以2015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1.对象选择。为了使研究结论满足统计学意义,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我校开设了本课程的大一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专业各抽取两个班,将其中的一个医学班、一个非医学班作为实验组,其余两个班作为对照组。实验组138人,对照组139人,每组男女人数比例大致均等。

2.课程设计。采取“创设教学情境―交流分享体验―体验内化应用”三阶段模式,通过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电影音乐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心理知识。实验组以班为单位开展体验式教学,围绕“适应与发展、自我的发展与认同、就业与学习、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两性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等7个专题进行(见表1);对照组也采用班级教学,主题、课时安排、授课教师均相同,但以传统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对比教学前后的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统计测评数据,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

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组织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问卷由90个项目组成,分为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每个因子评分为五级(0―4),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分越高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高。教学实验前后测试结果见表2。

3.效果分析。根据表2数据分析可以看到。教学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处在相似水平,实验样本满足统计学要求。

经过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学,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9项因子均发生了良性变化。但实验后,两个组的SCL-90变化差异在躯体化、敌对这两项上达到显著水平(P

三、结语

经过教学实践验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可行的。相比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运用三阶段模式的体验式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蕴含丰富体验和感悟的环境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也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改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

[2]全德。论二战前国外的教学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8):119-123.

[3]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43-145.

[4]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3):64-68.

[5]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模拟教学与体验式课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8):1-4.

[6]艾军。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5):251-252.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二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吴娴兰、高霞认为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时不能仅仅从认知的角度去考虑,只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应当在认知的基础上增设情绪领域的教学目标。曾骊认为课程目标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着力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协调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协调而健康的发展。当前学者们虽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论述不同,但是观点比较一致,都将目标定位为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预防性目标为辅,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自助助人”的课程。

(二)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狭义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广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课程体系。黄金来根据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证调查,认为以《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以相关心理学分枝为拓展和以系列专题讲座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是一种较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邢静南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显现出“三大模块”的特点,即主干课程模块———以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为主导;支撑课程模块———以应用心理学课程为支撑;活动课程模块———以专题活动类课程为补充。可以看出,当前大多学者认为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以专题讲座、心理训练实践等为必要补充,多维度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体系内各部分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习者的需要为主导,整合学科课程的内容。心理健 ……此处隐藏15170个字……生群体进行体育与心理教育,体育课应有特殊教学手段,其锻炼目的应以减肥和改善体质为主要目的,并以此作为体育课成绩是否合格的依据之一。保证他们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接受知识,真正做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提高。

二、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理论建设的必要性

(一)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

2002 年新《纲要》颁布实施后,明确规定了五个基本目标和五个领域目标,这个目标体系当然也适用于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在普适的目标基础上还应该有适当的调整和针对性。但目前各校的大纲上并没有比较具体、明确的特殊体育课程目标,对应于新《纲要》的5个基本目标和5个领域目标,都是比较侧重于身体健康目标,对于心理、社会适应等目标的要求偏弱。对于肥胖大学生来说,不但注重身体健康目标,更应注重心理健康目标。(1)通过特殊体育课程教学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身体得以康复或好转,身体部分器官与肢体功能不断提高。

(二)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建设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大学体育教育,和谐的基础是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基本利益可以得到保障,大学体育要想均衡稳定地发展,必须关注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特殊体育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则更多地是体现人文关怀。这里所说的人,固然是指人的总和,但体现人文关怀,更应向弱者和弱势群体倾斜。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该实现所有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目前,学校人们对肥胖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肥胖大学生不敢与参加体育锻炼,不可避免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

(三)遵守高等教育与体育等的政策法规需要

我国《体育法》、《高等教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了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权利,这也使得教育公平、机会均等和人文关怀理念顺利的渗入教育环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响应政策的号召。新《纲要》第四部分第十条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而肥胖大学生则属于身体异常范畴。也是校园里的特殊群体,特殊体形往往会给身心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活动迟缓、笨拙,心血管系统负担较重等,一般通过不了正常的体育课程考试,常有自卑感。更令人担优的是,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与肥胖相关的病症,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身上也在不断的发生,且患病年龄提前10~20年。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肥胖检出率呈成倍上升趋势[1]。

比较新旧《纲要》的提法,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从接受特殊体育教育的对象,还是课程结构本身,都较以往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体现了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应指向每一个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呼吁教育公平的大环境下,新《纲要》的出台,使近年来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研究明显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理论建设基础

(一)健康教育理论基础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新概念,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我们通常称之为“健康三维观”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给健康重新下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条件和规范,通过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激发其增进健康的愿望,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实现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为终身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健康的概念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加的科学、全面、完整、系统。健康教育力度不够严重影响着我国21世纪人才的素质。要在大学四年使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较大的改善,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切实普及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肥胖大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与正常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坚强的背后心理压力更大,也愈更加的脆弱,身心障碍造成其不能很好的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适应方面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他们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而健康教育的健康自我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营养与健康、人际交往,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等内容是特殊体育理论教育不可或缺的素材。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基础

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对于肥胖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更需要注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此“健康”需更加全面,更具该群体特征所需的健康水平。此外,体育学科诸多课程,诸如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心理学以及体育保健学等将为构建肥胖大学生的体育心理基础提供最为专业的理论基础。肥胖大学生体育心理理论与其他学生体育理论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它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直接引用、借鉴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可促进体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被诸多高校列为必修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应借鉴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的一些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应用于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课程体系建设。

四、小结

目前,肥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高校肥胖大学生比例的不断增加,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健康课程理论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完善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应利用多种渠道对特别肥胖学生群体进行体育与心理教育,保证他们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接受体育锻炼,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注:本文为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2400410945)

参考文献:

[1] 傅兰英,盛伟,王小引。青少年女学生综合减肥方法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

[2] 王拢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3]马维平。特殊体育论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0, 24(4) .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新版多篇)[本文共1913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