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六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六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一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0-12岁之间,处于发育时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喜欢竞争性的项目,但考虑到某些女生的天性,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队列广播操的'练习,规范学生动作。
2、掌握各种素质技能的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柔韧耐力。
3、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发展素质,为训练队大好基础。
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教学重点:
投掷动作;后滚翻
教学难点:蹲距式跳远;后滚翻
三、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的跳跃(单双脚跳立定跳远蹲距式跳远);投掷(沙包实心球垒球);跑(30-40米加速跑600-800跑走交替);体操(立卧撑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后滚翻);武术(五禽戏);队列(疏散密集队形分合队)、游戏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着重加强武术和体操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力量和身体的控制能力。
四、课时安排:
每课3课时,共60课时
五、教学措施及注意的问题:
1、采用学生为主体,少讲多练的方式提高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2、运用体育对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做好教学计划。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六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制定教学计划有所启发!
教学简析: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二〉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三〉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教学措施: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三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体能为目标,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依据,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把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能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队列队行,并且能灵活地根据口令进行站队。
2、使学生熟练掌握50米、100米、200米、80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跳绳、跳高等项目的技术要领和技巧。
3、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4、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方法措施
1、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按时完成体育教学常规。
2、加强体育课课堂教学的质量,使每一节课都上的有意义,学生有收获。
3、合理使用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加强学生体育活动技巧的教学。
4、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训练,以强化学生的体质。
5、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6、加强对体育课的安全教育和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四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与时俱进性,开拓创新性,纲领性,方向性和指导性。而传统的体育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标表述,是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缺少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进行有序有效的做出客观评价。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要贯彻新课标,运用新理念。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为了发展体育与保健的综合能力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基本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巩固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经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2〉、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
〈3〉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 ……此处隐藏6984个字……练习4节。
篮球15节
体操4节。包括翻滚和柔韧练习以及垫上动作
队列队形1节
武术2节 培养学生勇敢、不畏困难的精神。发展学生身体能力
游戏3节 这是学生最受欢迎的内容。在游戏中可以进行多种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机动2节
考试3节
合计51节
五、教学进度表
见下表
六、教学措施
1、淡化课堂竞技体育的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尊重学生个体,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在课堂上做到师生互动、师生共战。
3、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嬉戏为引导,以模仿为主线,以变换手段来设计课堂教学。
4、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因材施教。
5、每堂课前认真备课,精心准备。
6、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对策,积累点滴,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研课安排
待定
八、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1、自修业务书籍,掌握新的教学理论。
2、积极进行教学交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
3、争取多出去听课学习,吸收好的教学经验。
4、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完成本科学业,拿到本科文凭。
九、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1、市三好杯田径运动会。
2、区田径运动会。
十、评价措施及评价工作安排
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设计了身体素质评价表,采用了绝对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评价还采取了学生自我评定、组内相互评定、教师评定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评价过程。
1、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行为占其学期成绩的10%。
2、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占学期成绩的10%。
3、学生在过程中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占其学期成绩的20%。
4、学生的考试成绩占学期成绩的30%。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幅度占其学期成绩的20%。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十一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能够达到以下教育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锻炼对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和人体健康的好处,并能将学习的体育知识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运用;
2、初步掌握本学期新学的的各项运动技术、技能,促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步养成习惯,在群体活动和比赛中能够以公正、团结、协作的态度与同学友好相处。
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包括:
1、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发展你的体能;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田径:跳跃
3、体操:体操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4、球类:篮球和排球
5、韵律操
6、太极拳。
三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是速度、爆发力发展的敏感期,学生活泼、好动,体育活动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强,特别是女生正处于身体发展快速期,伴随着“月经”的出现,部分同学开始出现害怕上体育课的问题,应该适时的作好指导。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本学期重点作好学生速度和爆发力的素质的练习。
四 本学期预期学科教育目标
1、运动参与: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并能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认真上好体育课。
2、运动技能:学会太极拳,并学会应用到生活中;掌握篮球、排球基本技术,并能够在比赛中运用。明白各种游戏时所要求的具体动作。
3、身体健康:发展柔韧、灵敏、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
4、心理健康: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对体育活动能表现出快乐与伤心的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形成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
5、社会适应:能够体验集体活动能和个人活动的区别;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在游戏中能够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五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充分推行“三段六部”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结合体育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关注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确立“体委轮流制——学生组织能力”研究课题,提高每个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4、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氛围。
5、将游戏和比赛,穿插到每一节课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六 教学进度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周(3.1-3.2)
一、素质练习
二、立定跳远 身体素质练习
2
第二周(3.5-3.9)
一、立定跳远 球类运动
二、立定跳远考核
2
第三周(3.12-3.16)
广播操复习
2
第四周(3.19-3.23)
一、推铅球
二、推铅球
2
第五周(3.26-4.1)
一、推铅球考核
二、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2
第六周(4.5-4.6)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1
第七周(4.9-4.13)
快速跑 太极拳
2
第八周(4.16-4.20)
一、快速跑 韵律操
二、快速跑考核
2
第九周(4.23-4.28)
一、身体素质练习韵律操
二、游戏课
2
第十周(5.2-5.4)
理论课:你的身体健康吗?
2
第十一周(5.7-5.11)
一、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二、排球比赛
2
第十二周(5.14-5.18)
耐久跑练习
2
第十三周(5.21-5.25)
耐久跑练习
2
第十四周(5.28-6.1)
耐久跑考核
2
第十五周(6.4-6.8)
太极拳复习
2
第十六周(6.11-6.15)
期末考试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六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