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儿童画教案(精选8篇)

时间:2025-02-04 08:54:08
儿童画教案(精选8篇)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8篇《儿童画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儿童画教案》相关的范文。

篇一:儿童画教案

一、设计意图

幼儿对于鲜艳的色彩比较敏感,美丽的烟花对于幼儿更具有吸引力,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动手操作,感受烟花的美。活动通过观察法、引导法、示范法、操作法等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活动目标

1、感受烟花的美感特点,初步了解色彩、线条的表达方法。

2、尝试用多种材料表现烟花的色彩和形象,感受并发现不同材料和工具表现出来的不同美感特征。

三、活动准备

1、Ppt

2、水粉颜料、棉签、彩色皱纹纸、彩色毛线、固体胶

3、音乐《咙咚镪》

四、活动过程

1、随音乐带入活动室。

2、欣赏烟花短片,引起幼儿兴趣。

3、引导幼儿说一说烟花像什么?烟花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是什么样子的?亮度上有什么变化?

4、要制作一副烟花作品,说一说自己要用什么样的材料?

5、展示教师范画。

6、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烟花作品。

7、请幼儿动手操作。

8、点评幼儿作品。

9、以模特形式展示作品,带出活动室。

展评作品:

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作品,并说明自己的烟花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活动延伸:

1、利用作品装饰主题墙。

2、把材料投放手工区,继续让幼儿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创作漂亮的烟花。

3、阅读幼儿用书第1册第8―9页。

篇二:儿童画教案

第五课 大公鸡

教学目的

1。学习简单的创作情景设置,进行构图审美教育。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注意画面的创意、安排和色彩调配。

教学难点

创新:能从不同角度、题材表现公鸡的特点,表现手法及材料可不拘一格。

教学过程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猜谜:头上顶着大红冠,身穿五彩花花衣,每天早晨要歌唱,人人听了忙穿衣。

(谜底:公鸡)

启思:(1)你见过公鸡吗?它是什么模样?(2)公鸡有喜、怒、哀、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导人新课。

公鸡很漂亮,油亮脖子金黄的脚;公鸡很勤快,每天总是迎着太阳歌唱,唱出了早霞,唱来了黎明。瞧,这里走来一只神气的大公鸡,他昂着头,挺着胸,下副神气活现的样子,你们喜欢吗?(教师出示“公鸡”图示,贴在黑板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着画“公鸡”。(板书课题)

三、动手实践创造美。

1。分小组探究画的方法,用幻灯指导讨论思路。

(1)启发学生围绕“公鸡为什么美,美在何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

解,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花公鸡的特点。

(2)指导学生构图。主题画中的主体应突出,构图饱满。

(3)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创作方法及材料。

2o汇报讨论结果。

3。动手实践。学生开始构思→构图→选择表现方法及材料→设计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丑)根据学生的构思,帮助学生修改创作方法。

(2)允许差生进行模仿性创作。

(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师生评价欣赏美。

(1)学生自评。请几个同学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的创作过程,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方法。 -

(2)学生互评。

第六课 胖胖的小猪

第十课 喜欢的水果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画出各种水果的特征。

3、 继续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油画棒工具。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要抓住其特征。在用油画棒起稿时要注意有大有小,聚散变化。

课前准备:

教师:范画、几种常见的水果。

学生:水彩画常用工具、油画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想导入:

1、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形,提问:这是什么?(让学生展开联想)

2、 你能把它变成一种水果吗?

3、 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

4、 请学生点评。

二、思维拓展练习:

1、 除了这些水果,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水果吗?

2、 我们可以在圆形上进行添加,把它变成葡萄……

3、 我们可以在圆形上减去一部分,让它变成香蕉……

4、 你能象老师一样变吗?

5、 拿出纸和笔,把你变出来的水果画出来。

三、画面安排:

1、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果盘。

2、 果盘中可以放上哪些水果?

3、 是不是随便乱放?应该怎样放比较美观?(要先放……再放……)

4、 果盘外面可以放……

四、学生作画指导:

1、 像老师一样,画出一盘放着的水果。

2、 可以变换水果的种类和果盘的样式。

3、 画的快的同学可以画上背景。

五、作业讲评:

表扬画面饱满、有自己创意的作品。

篇三:儿童画教案

一、教材的分析与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该课是一节绘画课,它通过对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艺术语言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画的表现技法,同时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并通过儿童画创作,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情感目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儿童画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儿童画创作构思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欣赏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身心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本节我利用大量儿童画、资料、电脑、音乐等教学手段,使其脑、眼、耳、手协同利用,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得到解决。

……此处隐藏3342个字……现在我们也来用手臂为小动物造型;

(二)教师示范。

1、出示鳄鱼玩具。瞧!这是谁呀?你能用手臂表现出鳄鱼吗?(请幼儿自由表现)。

2、让我也来试一试(教师做形象),现在请水粉颜色也来帮个忙,可怎么帮助呢?(请幼儿根据大小毛笔来讲)。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明确大毛笔涂身体,小毛笔画细小的地方。

3、教师用大毛笔画好颚鱼的身体(从上往下刷)。这样像了吗?还少了什么?手上的那个部位最适应画?(引导幼儿逐步在颚鱼头与手的部位建立联系)

4、为了让颚鱼宝宝更漂亮,我们给它添上花纹。

5、下面就请小朋友用手臂来给小动物造型。先想一想,你准备做哪个小动物?哪个部位画动物的什么最合适?

(三)幼儿作画。

1、教师强调作画规则(如袖子、毛笔的使用等);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手臂绘画;

3、请动作快的幼儿添画各种花纹,并运用数码相机;

(四)展示欣赏。

1、幼儿间相互欣赏。

2、利用多媒体欣赏(可放在课的延伸活动之中)。

篇七:幼儿园儿童画教案

一、 活动名称及内容:美术——羊毛卷卷

二、 活动目标:

1、学习花螺旋线表现卷卷的羊毛。

2、积极参与活动,能耐心、细致地在一定范围内添画满螺旋纹线圈。

活动重点: 能学会画螺旋线表现卷卷的羊毛。

活动难点:能在一定范围内添画满螺旋纹线圈。

三、 活动准备:

1、 范画、彩色笔。

2、 美术画册。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已经画好的绵羊,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绵羊身上有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探索表现羊毛的方法,学习用螺旋线表现卷卷的羊毛。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羊毛,了解羊毛的形状特征。

教师:卷卷的羊毛是什么样子的?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用笔从中间往外一圈一圈地画羊毛。

教师:刚才老师是怎么画卷卷的羊毛的?带领幼儿手指悬空地练习。

教师:刚才老师是怎样画卷卷的羊毛的?带领幼儿手指悬空地练习。

教师:还可以怎样画?(启发幼儿想出其他的方法:从外往里面卷卷的羊毛,并带领幼儿手指悬空练习。)

可以请个别幼儿示范。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教师(出示美术画册):这是谁?小绵羊没有了漂亮的卷卷羊毛号伤心啊,我们怎么帮助她呢?

教师提醒幼儿螺旋线圈要一个接一个,表现又多又密的卷卷羊毛。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欣赏评价。

教师:绵羊都穿上了漂亮的卷毛衣服,我们来评选出最漂亮的绵羊小姐。

带领幼儿欣赏作品,做出鼓励性评价。

五、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将作品布置成绵羊小姐选美展。

篇八:幼儿园儿童画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和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勤于观察生活,遇事要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教学难点:读好人物对话,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方法:合作、自主,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巧设悬念

1 . 情景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去郊游,但是你们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听音乐根据老师的描述,把你们看到的和听到的用笔画出来。

2. 学生拿出纸笔作画,请两位学生上黑板作画。(放音乐)

3 . 教师描述:今天的天气真好,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你们朝远处看,那有一座青山,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房前屋后种着果树,一条小溪从门前流过。赶快把这优美的景色用画笔画下来吧!

4. 学生边听边作画。

5. 教师继续描述:你们闻到了吗?没有?赶快深呼吸,闻到了吗?这是什么香味?你们听到了吗?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多好听啊!赶快把这些让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景色画下来。

6. 学生质疑:声音和气味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

7. 小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容易画,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画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3位爱动脑筋的孩子,看看他们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画的有声有色,大家说好吗?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5课,看课题谁来告诉老师他们画的是什么?

生:画的是风。(板书课题:画风)

2.自由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3.指名读课文。

师:你认为课文中哪是主要的部分?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概括出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开始他们认为风能画出来吗?谁来读读有关句子?后来为什么能画出来了?

2.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因为他们遇到问题爱动脑筋)

3.默读课文2到8自然段,把描写他们爱动脑筋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喜欢同样人物的组成一小组,讨论一下你的体会。

4.小组汇报。

5.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都知道了他们画的风分别在哪里,(指着板书)让学生读,想一想:有了风画面美吗?请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欣赏句子,仿说句子

读句子:“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仿说句子: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显得--------。

小结: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团结合作,才能产生更多的智慧;只有善于动脑筋,才会有创新。

师:会画风了,心里多高兴啊!下面我们练练他们的对话。

(四) 指导朗读、突破重、难点。

1.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2.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3.找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4.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上的三个小朋友是这样(指板书)来画风的,但老师相信,如果是我们班的小朋友来画的话,相信的方法一定更多。谁来说说?

说句子:

3个小朋友画风,有的画了-----,有的画了----,有的画了----,我还能画------。

教师小结:在问题面前,小艺没有退让,她开动脑筋,想出了办法,真是一个敢于动脑筋的好孩子。在她的启发下,同学们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思考,也都想出了好办法。

(五)拓展延伸

老师这里有两个作业,第一个是给诗配画,第二个是读读记记一些描写风的词语。你可以都做,也可以选做一个。(课件出示)

《儿童画教案(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