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的快速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英语教学的现状是:虽然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但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换汤不换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广大教师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直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填鸭式”教法为主,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站在主人的地位上,循规蹈矩给学生教授知识和技法,学生对教师的传授往往心不在焉,或者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全然处在一种被迫学习的状态,失去了学习主动性。常此以往学生会慢慢养成一种依赖老师、不敢有自己想法的学习习惯。
作为教师,必须积极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提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不仅仅使他们能掌握知识,关键还要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学习主动探求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重中之重。
那如何做才能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呢?我就结合自己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一、了解学生的需要、培养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要积极地去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需要,使他们从心底里由衷地喜欢美术,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要上美术课的需要,就会对美术有强烈的兴趣,从而会促使他们去主动学习。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学生常常会在各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乐趣之中。
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一切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能离开环境,儿童自出生后就会在社会生活、周围环境及家庭中生活成长。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儿童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于他们的真实生活。由此可知,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要让学生产生美术学习的需要,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及生活。因此,我上课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感受它们的内心体验,把美术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和他们的密切联系,美术就在他们的生活中,能表达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不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教案,改变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
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时刻想到备课不仅要注重备教材,备知识点,也要备“人”,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备课,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各种能力。着眼与学生综合学力的培养,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以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的环境中,使学生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方法来教授,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教授。课业设计注重各个环节的连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联系新旧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难重点。例:我上《活泼的小猴》这一课,结合学生的实际备课,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始终围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根本设计了很多问题和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总结、归纳、和解决问题。上课伊始我拿出一支香蕉,引出爱吃香蕉的动物:猴子。再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印象中的猴子形象是怎样的?这样把学生原有的知识联系了起来,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开了一个好头。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感官,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用看一看、念一念、想一想、议一议等方法始终把学生放在一个主人的位置去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改变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首先,教师要改变自己,不仅仅是教法的改变,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一步传承传统教育中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应明确新课程的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标准,需仔细地分析学生的具体实际。
三、给学生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创新
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反之创新能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独立个体。在教学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能让这种欲望保持长久。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取得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一个开放、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在《活泼的小猴》这一课中,目的是让学生画出小猴的不同动作,小猴活泼的动态是一个难点,我通过念儿歌,边示范,把小猴的特征勾勒了出来,再通过学生自己想象小猴的动作,并说一说想摆什么样的动作,上台用小猴纸板摆一摆,摆出动作之后再画,这样虽然麻烦了一点,但给了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和过程,使学生画出的小猴形象各不相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画的小猴在跳舞、有的小猴在吃桃子、有的小猴在翻跟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思维活跃,尽情的发挥着自己的主动能动性,利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讨论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形式语言的感受,对作品主体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很随便地提一些问题表面上是热热闹闹的,但是其实是在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不讨论。因此,上课之前要精心分析教材,提出有益于学生思考的问题,对学生思考有用的问题,学生一定会更有兴趣学习并乐于思考。通过置疑、思索、解答、这本身就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在上《美丽的纸蝴蝶》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除了老师示范的一种装饰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经过讨论,讲出了其他的装饰方法:有撕纸法、团纸法、剪纸法、等等,体现了学生的智慧,更是他们自主学习的结果。
五、用赞赏的态度促成学生自主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 ……此处隐藏4037个字……是对外语学习策略的培训及其成效研究。总体说来,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多于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对单项、具体策略的研究多于对整体系统策略的研究,对策略的选择和应用的研究多于对策略培训和培训效果的研究。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在国内方兴未艾, 相关论文一年比一年多,但是研究方法种类严重不均衡,问卷调查遥遥领先,实验研究、个案研究和综合研究远远不足,很少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培训的专著和教师培训,能有效指导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为了有效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真正让学生受益,我们建议:
1.加大学习策略教材的建设力度,丰富学习策略网络资源
从学生的角度讲,现在最需要的是能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英语学习策略本科教材。近年来虽然国内陆续出版了几种英语学习策略教材,如张维友的《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教程》[9]和文秋芳的《英语学习策略》等,然而从数量与种类的角度看,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不仅要适当引进与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还应该下功夫去编写适合我国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教材,特别是专门策略,如阅读策略、听力策略等方面的教材。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e-learning 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进入高校的英语学习,其学习策略有别于传统的学习。随着e-learning 的普及和发展,学生对e-learning 学习策略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国内各出版社、各高校自办的学习策略网页以及学生适用的网页(特别是可互动的网页)几乎是空白,这与我们研究的不足与教材的欠缺有直接关系。要满足学生对e-learning 学习策略的迫切需要,首先得提高研究的质和量,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
2.扩大学习策略培训的规模和范围
关于学习策略研究的教师培训在国内已经起步。2003 年、2004 年和2006 年南京大学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中心分别举办了三期英语学习策略研讨班,效果很好,这种研讨班不但应当坚持下去,还应当在规模和范围上有所扩大,以教学骨干为主,起到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国外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
国外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受认知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极大。最先进行学习策略研究的是Aron Carton。1966 年,在Carton 出版的The Method of Infer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Study 一书中,他首次提到不同的外语学习者运用不同的推理方法学习,开了外语学习策略研究之先河。
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学习策略研究的初期阶段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Rubin 和Naiman 等。继Carton 之后,Rubin 开始着手研究成功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在此阶段,人们主要是研究成功外语学习者的共同特征,曾确定了一些成功外语学习者的共同特征。Rubin 指出:外语学习者在心理特征和学习方法上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1]。Naiman 等把学习策略与认知风格、个性、智力、语言潜能、态度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2]。初期阶段的学习策略研究从宏观的角度,在方法和研究成果上都给后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两个缺陷:第一,通过实际观察/问卷和访谈调查等手段发现的学习策略尽管数量很多,但并不全面,也不系统。很多学习策略从外部是无法观察到的,而学习者也很难准确地描述自己所使用的学习策略。第二,没有理论指导,我们就不能肯定哪些是基本的学习策略,哪些是辅助性的,也不清楚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习策略研究迅速发展阶段
80 年代,研究者们对学习策略的确认和分类作了进一步的探索,他们研究了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过程的关系以及语言信息加工、处理的认知过程。他们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加工过程理论为研究基础,在研究信息理解/处理/储存等过程的基础上,得出一整套理论化的语言学习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描述。Politzer& Mcgroarty 指出外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3] ,O’Malley & Chamot 在实验研究中,也证明了学习策略训练的可行性,并出版了描述外语学习者策略的著作[4]。八十年代的学习策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习策略研究不再是单纯的从经验出发,而是以各种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Krashen 的监控理论、Anderson 的认知学习理论学说以及其他对学习者本体研究的成果都为诸多学习策略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第二,学习策略研究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以前的学习策略研究倾向于研究宏观的或笼统的学习策略,八十年代的学习策略研究倾向于某一方面的研究, 如阅读理解策略/听力理解策略/词汇学习策略等。第三,学习策略研究的方法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第四,学习策略从理论走向实践。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习策略研究继续发展
这一阶段的学习策略研究出现了几个新的趋势:第一,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自主学习的研究结合起来, 如Wenden 于1991 年出版的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主要探讨了外语学习者策略与自主学习的关系[5]。第二,外语学习策略的培训成为学习策略研究的重点。Rubin 和Thompson 于1994 年出版的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以及Chamot 等人于1999 年出版的The Learning Strategies Handbook 都是通俗易懂且十分实用的外语学习策略培训手册。第三,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策略与文化的关系, 如Oxford 在1996 年编辑出版的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中专门有一章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外语学习者与其他国家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策略方面的异同。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营造积极自主学习的英语课堂环境、采用促进自主学习的英语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与模式,构建自主学习指导策略以及自主学习的评价策略等,使学生和教师对学习的概念发生一些变化,调整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帮助学生确立了自主的尊严,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推进了素质教育。教师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应该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之外,还应该有步骤、有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学生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养成学生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提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