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精彩多篇)

时间:2025-04-07 08:53:34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精彩多篇)

[前言]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精彩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罗马 篇一

一、罗马共和国

1、建立:由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公元前510年,罗马建立了奴隶制共和国。

2、称霸地中海: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在布匿战争中击败迦太基,称霸地中海西部。

3、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官职是执政官。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奴隶主手中。

4、衰落:斯巴达克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凯撒独裁时,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

二、罗马帝国

1、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大权,被尊为“奥古斯都”,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

罗马帝国后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分裂: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分别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都城

3、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在人民起义和日耳曼人入侵下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二

1.农村改革

(1)时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地点:我国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改革方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乡镇企业:改革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对于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社会制度相同)

(2)开放14个沿海城市

(3)开放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

(4)开放内地(省会城市和边境城市)

(5)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

(1)我国城市改革开始的时间:1985年

(2)城市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3)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三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开辟荆榛逐荷夷”——

1、荷兰侵略台湾:1624年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1662年

3、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683年

4、清政府设立台湾府:1684年雅克萨之战:1.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期

2、两次雅克萨之战

3、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康熙帝:赐五世**“**额尔德尼”

2、雍正帝: 驻藏大臣(1727年)

3、乾隆帝:

(1)粉碎大小和卓的判乱

(2)设伊犁将军

(3)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清朝的疆域: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岛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统一的作用: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四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北宋,毕升;

作用——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指南针和火药的运用——

(1)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战国,制成“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2)火药武器:宋元时期,(用于战争)主要有火枪、火箭、火炮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3、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4、沈括: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梦溪笔谈》,“十二气历”

5、郭守敬: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授时历》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司马光(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宋词和元曲:

(1)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3、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十五、明朝君权的加强

1)。明太祖: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建立明朝

2、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太祖):

3、靖难之役:朱棣(北平的燕王)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以胜利告终,朱棣成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改北平为北京。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五

1、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马关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4、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威海卫战役。

5、《辛丑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6、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

7、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8、揭开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

9、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亥革命

1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

1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

1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13、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4、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事 ……此处隐藏1578个字……>

①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②达?伽马:经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第一个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③麦哲伦: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率领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从而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七

秦始皇

1、"六合"指东、西、南、北、天和地。

2、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BC230--BC221,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决定自称"皇帝"。又因他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所以自称"朕"。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的两级行政长官分别叫做郡守和县令。

4、秦朝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统一的文字,后又在全国推广一种笔画平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隶书,至今仍很常用。

5、秦始皇下令废除流过旧货币,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还在全国颁行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器。

6、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侵扰中原。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收复河套地区,并且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里长城加以防御。

7、秦始皇派兵征服岭南地区的越族后,在那里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为了转运粮饷而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8、秦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9、秦始皇暴虐无比,其子秦二世胡亥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10、BC209年,陈胜和吴广带人戍边,行至大泽乡突遇暴雨,按秦律必死无疑,无奈起义,在陈建立政权,一度打到咸阳附近,最终虽然失败,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人民反秦,最终,秦始皇相传之万世的秦朝仅存在15年就灭亡了。

11、简述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治国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1)秦始皇灭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汉武帝在自己统治时期完成了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的大一统。

(2)秦始皇处理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用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西汉初年造成的王国问题。

(3)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出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汉武帝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

不同点: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汉武帝则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八

初三历史知识点:早期国家的形成

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

统治者产生方式特点

禅让制民主选举“天下为公”

世袭制父死子继“家天下”

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3、《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初三历史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意义。

2.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4.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识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5.汉武帝大一统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结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初三历史知识点: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初三历史知识点: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历史成绩差如何提高 篇九

多读书,多看历史故事书

历史学的不错的小伙伴,基本上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课外知识丰富的人。平时一定要注意多看相关的书籍和电视剧。

趣味问答学习历史

学习历史千万不要一个人蒙着头学习,而是应该多和同学互动,最好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学习历史。

总结历史举一反三

在总结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分析历史,知道举一反三,而不是单纯地记住某个历史知识点。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精彩多篇)范文。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精彩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